项目名称:全球领先的室温液态金属机器
牵头单位:北京梦之墨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电路在传统的印象中是硬质不透明的绿色板件。但是否想过除此之外还有柔软透明的耐弯折电路?
“梦之墨” 就是一家结合新型金属合金材料,提供电子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公司,而这种新型金属合金材料就是室温液态金属。自2010年最初的液态金属印刷灵感的迸发以来,梦之墨已经陆续开发了多款电子电路打印机,印刷解决方案等,可在多种刚性柔性基底上实现液态金属的打印,进一步开拓电子增材制造领域。
作为一家技术孵化型企业,梦之墨团队从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尤其是对于自身的原创技术,一直很注重相关专利的及时申请。以液态金属电子电路打印机为例,作为公司的拳头产品,在2013年设计雏形之初,在技术方案经过验证可行之后,即刻申请了对应的基础核心发明专利,在打印机外形设计完成并最终确定之时,外观设计的专利申请已然提交。得益于自主申请和外部许可,目前围绕液态金属电子电路打印机申请的专利包含了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类型,从整机、打印材料、电路封装、电路产品回收、电路应用配件、整机技术延伸等多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保护。
梦之墨的专利申请速度是惊人的,甚至超过了研发的实际进度。每一次的思维碰撞都会萌发新的专利点,每一次的创新改进都会提炼出多个可申请专利的技术方案。与大多数初创公司不同的是,公司从法人到普通研发人员,都具备撰写专利申请文件的能力,除了少数专利依托专利代理机构撰写申请以外,公司的知识产权工程师负责了从申请文件撰写到提交缴费等全部工作,造就了两个半月申请六十件专利的梦之墨速度。/p>
梦之墨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清华大学教授刘静老师早在十几年前就已开展液态金属的研究。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降低液态金属的熔点至室温环境,并应用于大功率器件的传导散热上。耐人寻味的是,在研究中不曾被重视的导电性和附着能力,恰恰激发了研究团队在多种基底表面制作液态金属电子电路的想法。与传统蚀刻电路板相比,这种制作办法改变了“减材”导致的材料浪费,及相应的批量生产必要性。/p>
随着设备的改进,这系列打印技术可实现在塑料,玻璃,布料,弹性材料上制作可弯折、可拉伸、可揉搓的柔性电路。在打印精度方面,平面电子电路打印设备的打印线宽已控制在100微米左右,1毫升液态金属可打印电路30余米,覆盖80% A4幅面的电路板只需10分钟即可完成打印。这项技术成功应用于广大科研院所、高校、高职中助力电子电路教学快速验证,这将不仅仅是教学效率的一大提升,也是理论技术向实际应用转化效率的提升。
除此之外,梦之墨团队也在对接来自各行各业需求“前沿”电子功能器件的客户,为其提供柔性电子解决方案。例如,提供性能优异的液态金属电磁屏蔽涂料应用于保密、健康、军事等领域,应用电子快速打印技术制作独一无二的液态金属柔性射频识别模块,穿戴式的生物识别,监测电子模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