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项目库 > 基于通信光纤端面集成表面等离激元谐振微腔传感器

项目名称:基于通信光纤端面集成表面等离激元谐振微腔传感器

牵头单位:上海熙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专利名称:一种端面具有金属微纳米结构的光纤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专利号:PCT/CN2015/094144 发布时间:2019-04-23

上海煦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15年的初创型科技企业,专注于光纤表面等离激元谐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传感技术的产业化和生物、医疗应用研发。SPR于2016年被美国和日本药典新收录为一种免疫试验方法,其能够对生物分子的结合与解离过程进行实时测量,且实验步骤比传统免疫试验方法大幅简化。

聪明想法(fundamental and applicational know-hows),并仍在一直提高和完善,给想复制的竞争对手以很大难度。事实上,有若干科研团队正在进行类似的研究,但他们报道的SPR效果仍然与我们存在非常大的差距。

a) 市场背景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测试和分析是生命科学研究和药物开发上下游流程中的重要基石。以抗体药研发为例,历经靶点、抗体筛选、临床血药的药代药动、免疫原性检测等流程,每一步都需要严格的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测试以作出准确评价。无标记光学生物传感是其中一项关键技术,比传统的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具有动力学实时测量、可控可重复性好、保持样品天然特征和极大节省操作时间的优势,其应用需求与产业规模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当前应用主要集中在生物科研院所和药企的药物后期筛选部门,全球市值已达12亿美元,而业内普遍预测该技术将在药物初筛、免疫诊断、食品安全等行业大有所为,有着多个千亿人民币级的潜在市场。

PRNewswire在2015年底的行研报告SPR Market: Global Industry Analysis and Opportunity Assessment 2015 -2020中预测,SPR市场规模将从2015年的6.28亿美元增至2025年的11.1亿美元。2018年的行研报告Global Label-free Array System Market: SPR Technology to Witness Rapid Growth through 2024 预测无标记传感的收益将达17亿美元,其中SPR无标记传感的收益为13亿美元。目前,SPR无标记传感产品因竞争者少、替代品稀缺、进入壁垒高等优势,成为得技术者得天下的市场。

b)产品介绍

Marketwatch在2017年的市场调研报告Label-Free Detection Market-Global Opportunity Analysis and Industry Forecast (2017-2022) 中指出,无标记传感技术的核心问题在于相关仪器的体积庞大、造价高昂、操作复杂和专业操作人员的资源短缺。煦源生物的产品解决了上述所有痛点。基于分子生物学、纳米器件与光纤通讯跨界创新的核心技术,煦源生物将传感器集成于光纤末端,研发新一代SPR生物分子互作分析仪。仪器性能超越主流进口设备、使用简单便捷、成本成倍降低。

煦源生物在2017年获得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行业成长企业组全国总决赛优秀企业奖,在2018年获得清华校友三创大赛天使组全国前三名。

奖项的背后是核心技术成果的累积。

学术成果方面,2015年,我们为国家 “十二五”重点图书光物理研究前沿系列《纳米光子学研究前沿》一书撰写“纳米光学分子检测技术中的无标记传感与拉曼散射”一章;2018年,我们发表特邀综述论文,“Surface Plasmon Cavities on Optical Fiber End-Facets for Biomolecule and Acoustic Detection,” Optics and Laser Technology 101, 468-478 (2018)。

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参赛团队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与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长年、固定的合作关系。至今已获得5个发明专利,包括 4项中国发明专利和1项美国发明专利。以上专利均直接来自科学研究与产品研发过程中的关键创新点,从传感器的制备、生物分子的检测方式、和产品的系统集成三个阶段和维度,对产品予以全面保护。